接下來一周,將是中國歷史上非同尋常的一周!
先說第一件大事:海軍70周年閱兵。
4月23日,中國海軍日。這支沒有誕生在海洋的大國軍隊,迎來了自己70歲的生日。
海洋,曾是中國人永遠的痛。但這70年,中國海軍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、從弱到強,最終可以說縱橫萬里海疆,勇闖遠海大洋。
新華社的稿件,有一段這樣描述:
1980年,人民海軍派遣遠航編隊第一次駛出領海,越過島鏈,進入太平洋。
1985年,人民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出國訪問。
2002年,人民海軍首次環(huán)球航行。
2008年,人民海軍首批護航編隊奉命抵達亞丁灣、索馬里海域,為中外船舶護航。
2009年,我國首次舉行多國海軍活動,慶祝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。
……
一支走向深藍的海軍,怎么慶祝70歲的生日?
不用多說,海上閱兵,展現和平威武之師形象。
而且,也不僅僅是中國海軍艦船受閱,還有多國軍艦來共襄盛舉。
按照媒體的報道,這次非同尋常的海上閱兵:
★中方參閱艦艇和飛機包括航母遼寧艦、新型核潛艇、新型驅逐艦、戰(zhàn)機等在內,有些艦艇是第一次亮相。
★受閱艦艇32艘,編為潛艇群、驅逐艦群、護衛(wèi)艦群、登陸艦群、輔助艦群、航空母艦群6個群。
★受閱戰(zhàn)機39架,編為預警機梯隊、偵察機梯隊、反潛巡邏機梯隊、轟炸機梯隊、殲擊機梯隊、艦載戰(zhàn)斗機梯隊、艦載直升機梯隊等10個梯隊。
★除中方參閱兵力外,俄羅斯、泰國、越南、印度等10多個國家近20艘艦艇將參加檢閱活動,包括驅逐艦、護衛(wèi)艦、登陸艦等不同類型艦艇。
這樣的多國海軍活動,超過了以往,應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盛大的一次。
邀請這么多國海軍參加海上閱兵,無疑展示了中國的開放和自信。這么多國艦船欣然來到青島,也顯現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地位。
今天的中國海軍,確實已經大不相同了。這既是軍事,也是外交。
(二)
第二件事:第二次“一帶一路”峰會。
海上閱兵之后,4月25日至27日,第二次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。
毫無疑問,這將是2019年中國最重大的一次主場外交。
為什么這么說?
因為按照王毅的介紹,37個國家的領導人,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確認將出席論壇,加上中國,將有40位領導人齊聚。
此外,法國、德國、英國、西班牙、日本、韓國、歐盟也將派出領導人委托的高級代表與會。
兩年前的第一屆,則是2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,兩年過去了,來北京參會的朋友更多了。
這說明了什么?
在兩年前第一屆峰會時,牛彈琴就寫道:
這么多國家元首、政府首腦來北京,肯定不是看風景,也不是只來唱個喏、道個喜,而是因為有實實在在的利益:“一帶一路”是開放式的,投資是真金白銀,項目是扎扎實實,沒有國家會拒絕利益,自然要來共襄盛舉。短短幾年間,中國外交讓世界刮目相看。一方面是厚積薄發(fā),崛起必然;另一方面則是戰(zhàn)略判斷成功,中國倡議為世界認同。
與一些國家逆全球化不同,中國堅持擁抱全球化,成為當今世界的一股清流,更讓世界刮目相看。正如領導人所言,世界那么大,問題那么多,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、看到中國方案,中國不能缺席。“一帶一路”是中國的強音,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產品。這或許也是中國外交的一個轉折點。
前不久去印尼、埃塞、埃及三國出差,談到“一帶一路”,接觸過的三國人士都予以高度期待,在他們眼中,“一帶一路”也確實給當地發(fā)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動力。
比如在印尼,基礎設施確實是一個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我們乘車從雅加達出發(fā)到萬隆,100多公里的行程,在高速公路開了5個多小時。這還是快的,堵塞更嚴重的話,前一天晚上出發(fā),第二天中午都未必能到。
就在這條高速公路旁,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雅萬高鐵正在建設中。當地人都充滿期待,隨著雅萬高鐵的竣工,這一局面能徹底改變。
還有在埃塞。哪里的埃塞女孩最多?答案是中國的服裝工廠。在阿達瑪工業(yè)園,一個開業(yè)不久的中國服裝廠就雇了兩千多女孩。以前都呆在家里的她們,第一次有了工作,有了別樣的人生。在這家服裝廠,中國投資人,埃塞打工妹,還有從越南來的熟練技術指導……
這是什么?這就是“一帶一路”,這就是全球化,這也是中國的機遇。
王毅就披露了一個細節(jié):
對這次“一帶一路”峰會,很多國家積極要求來華參會,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位外賓確認出席論壇,與會的外方代表涵蓋了全球五大洲各個地區(qū),涉及政府、民間組織、工商界、學術機構等社會各界。
沒有吸引力,不會這么積極。因此,4月底的“一帶一路”峰會,必定會驚艷世界。
中國倡導的“一帶一路”,中國倡導的國際峰會,從某種意義上說,更意味著中國正成為國際規(guī)則的重要制定者,國際公共產品的重要貢獻者,以及國際秩序的重要甚至是主要的領導者。
形勢,真的是比人強。
(三)
第三件事,北京世園會。
按照公開的資料,這次世園會將從4月29日開始,并持續(xù)到10月7日,展期162天。
也就是說,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閉幕的第二天,世園會又在北京延慶開幕,真的是好戲連臺,精彩紛呈。
當然,世園會有世園會的特點。
根據媒體的報道:
1,這是由中國政府主辦、北京市承辦的最高級別的世界園藝博覽會。
2,這是繼云南昆明后,第二個獲得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批準及國際展覽局認證授權舉辦的A1級國際園藝博覽會。
3,已有11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明確參加,預計參觀人數將不少于1600萬人次。
毫無疑問,這又是一次盛會,群賢畢至,少長咸集。
而且時間還很長,一直持續(xù)到國慶之后,大家都知道,今年國慶不一般,70周年大慶,肯定會有不一般的安排。
中國人辦會,必定會在世園會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(四)
三件大事,接二連三,都在中國。這應該也不是巧合那么簡單,至少說明三點吧:
第一,中國正變得更加開放和自信。
沒有開放,沒有自信,你能想象一個海軍生日,中國會邀請那么多國海軍艦艇來共襄盛舉。
沒有開放,沒有自信,你能想象一個中國會提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而且邀請那么多國家領導人來參加峰會。
沒有開放,沒有自信,你能想象世園會能辦成中國這樣的特色,中國這樣的規(guī)模,中國這樣的精彩。
第二,更顯現出中國的感召力和領導力。
形容一個國家強盛,中國有一句古語:近者悅、遠者來。
近悅遠來,最根本的,還是受到對方軟實力的感召。比如,中國海軍,過去70年,用中國海軍副司令員邱延鵬的話說,從未給世界任何地方帶來戰(zhàn)火、動蕩和不安。
至于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更顯現了中國合作共贏的理念。在一些國家出現逆全球化傾向時,中國領導人則多次明確提出,世界好,中國才能好;中國好,世界才更好,歡迎其他國家搭中國發(fā)展的“快車”、“便車”。
境界高下,一目了然。這樣的中國,自然更有感召力。
第三,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安定祥和。
這一點尤其讓人感慨。
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,就在幾天前,斯里蘭卡發(fā)生了連環(huán)恐怖爆炸,約300人被奪去了生命,其中也包括中國同胞。
在利比亞、在敘利亞、在也門、在阿富汗等很多國家,戰(zhàn)爭仍在繼續(xù)中。一度被認為很安全的發(fā)達國家,最近幾年也是各種動蕩:恐怖襲擊不斷、街頭動亂紛紛。巴黎圣母院也被大火吞噬,讓人格外痛心。
但至少這幾年,中國總體相當安定,雖然形勢也復雜嚴峻,甚至穩(wěn)中有變,但中國很好地穩(wěn)住了陣腳,具體到經濟,按照政治局最新的定調,第一季度經濟好于預期,開局良好。
中國還在穩(wěn)步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,三場盛會密集舉行,也是中國發(fā)展的必然?,F在的中國,哪怕是國內的活動,也越來越有國際影響。
當然,越是風平浪靜,越要居安思危,越要有憂患意識。對中國來說,辦好自己的事情,比什么都更重要。如此,自然更近悅遠來。
最后,還要說一點。
大型國際活動,雖然仍有封路,仍有各種不方便,以及難免的一些牢騷,但總體而言,比起以往的國際峰會,中國人越來越平常心待之。比如,雖然來的外國領導人更多,北京應該也不再汽車單雙號限行了;外國嘉賓云集青島,但整個城市仍在正常運轉中。
這就對了,這其實更說明了一種進步、一種成熟。峰會辦得多了,多少也有了一些經驗;來的都是客,再多的外國領導人,也真沒必要讓一個城市停止運轉。這種平常心,何嘗不是一種真正的大國自信呢。
一周,中國,一帶,一路,世界,海軍,國家,國際,沒有,梯隊